1999年2月,在杭州一个叫湖畔花园的小区,马云携带“18罗汉”成立了阿里巴巴,他给自己取了一个花名“风清扬”。同一年,一个互联网ID为“风清扬”的青年,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,他就是后来的58集团CEO——姚劲波。
“他(风清扬)是山里飘的。”提起给自己起的第一个互联网ID,姚劲波掩饰不住骄傲。一来,在金庸的小说《笑傲江湖》里,风清扬是一个隐于野的绝世高手,二来,他无意间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做了相同的选择。不过,日常,他更喜欢同事们喊他“老姚”。
2025年十月31日,58同城在纽交所上市时,姚劲波曾直言,最崇拜的企业家就是马云。他觉得,两人要做的事情非常像。马云是把中小制造业者带入网络,自己则是把规模更小但总量巨大的当地生活服务业者带入网络。
非常长一段时间内,两个“风清扬”的交集并不多。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,58同城是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平台。买卖和信息,几乎没有什么角逐。
不过,在2025年4月,58同城和赶集网宣布合并后,姚劲波和58同城的变化,可谓日新月异,翻天覆地。两个“风清扬”之间的交集,变得复杂起来。
姚劲波目前算是马云的“学生”。
2025年初,姚劲波去参加了湖畔大学面试。一个面试官看见他,热情地寒暄:“你也来帮着面试了啊?”姚劲波说,自己是来参加面试的。他们非常惊讶。虽然湖畔大学知名创业人士云集,但还没出现过一个管理着百亿市值企业的CEO,姚劲波成为其中身价最高的“学生”。
面试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画一个图,想象自己十年将来在干什么。“十年后,我一定还在做58同城和赶集网,所以我画了理想中的58集团应该是哪种。”姚劲波在纸中间画了一个圈,两边连接的是用户和商户,他站在中间。“假如要让中间的圆圈转得愈加快,还有不少事要做。无论是58同城、赶集网、中华英才网、安居客、58到家都是一样。”
“念书是可以学到东西的。”姚劲波说,他可以系统地知道阿里的进步过程、文化与一些考虑问题的办法,湖畔大学里其他创业人士身上也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。他可以向其他人学习,不论是阿里,还是小创业公司。这是他的生活哲学。
姚劲波和“老师”马云还站在了同一个竞技场上。在阿里的2025年Q1财报中,闲鱼与钉钉等新兴业务一块被叫做“四小花旦”,并整理了淘宝拍卖,能看出阿里对闲鱼的看重;而58集团也在6月1日宣布了新的公司组织构造调整,专业的交易网站转转成为全资子公司,任命黄炜为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事业群总裁。
品牌升级之后的58集团,除去拥有58同城、赶集网、安居客、中华英才网和58到家,又分拆出了一些新的公司,包含斗米兼职、好租、瓜子二手车、心宠等。
从之前与赶集网贴身肉搏,到目前开始面对更大的市场,姚劲波是会感到有重压,还是会相对从容?
“大家要么不出手,出手需要赢。” 姚劲波挺了一挺身子,用手撩了下额前的头发,没十足的把握,58集团是不会宣传转转的。“有一个人(阿里闲鱼)一块教育这个市场没什么坏处。不管如何,大家会赢的,最后转转会成为二手买卖默认的平台。”
“他身上有一股劲”
姚劲波,湖南益阳人。他说话的声调,听起来和陌陌开创者唐岩有点儿像。在网上创业的大潮下,湖南出了一大量出色的知名的创业人士,包含MySee及风云资本开创者高燃、世纪佳缘开创者龚海燕、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、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,与被叫做“微信之父”的张小龙。
在大家印象中,湖南的创业人士应该是彪悍的,携带匪气。姚劲波不是。他面色白净,戴着眼镜,看着斯斯文文,脸上总携带不经意的微笑,但眼神又透露出一丝精明。
姚劲波的办公室简洁、宽敞,只放着一张办公桌、一张茶几和几把椅子。他坐在茶几前,穿着绿色的卡通T恤,看着神清气爽,比一年前精神不少。
“你感觉呢,我变好还是变坏了?”姚劲波笑着问《财经天下》周刊记者。接着,他自我一定地说道:“我一个人感觉,越往下做就越有底。”
过去的十年,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。姚劲波说,以前会时常担忧公司如何活,能否盈利,能否筹资。目前这类不确定性不再是什么困扰,他考虑更多的是下一个挑战是什么,有哪些新机会。
一年之前,他刚刚谈下58同城和赶集网的并购案。那时候,假如你站在他面前,可以感觉到他身上的疲惫感。当时,他对《财经天下》周刊记者感慨道:“大家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。”
蓝驰创投合作伙伴陈维广对《财经天下》周刊回忆说,2025年十月31日,58同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,之后姚劲波就开始不断地找他,期望与赶集合并。谈判的最后那个晚上,在威斯汀酒店,姚劲波一个人对阵来自赶集的几大股东。谈判中间几次停滞,股东们一个个离去,姚劲波也几次想摔门而去,但一直坚持着谈到第二天早晨。
显然,这是一个充满了韧劲的男性。
回顾合并的过程,姚劲波仍感觉历历在目。他说,那是他最煎熬的时刻之一。合并的过程固然艰难,但却不是困难。生活中,很多人都会历程如此的时刻,做成了非常不错,做不成,你也尽了你的力气。
58同城当时已经上市,股东们并不热衷参与企业的事情。“我自己面对赶集的七八个股东和它的管理层。”姚劲波若有所思地顿了一下说:“目前想想,结果是好的,但有没可能更好呢?应该是有机会的。”
为了促成合并,姚劲波在股权上做了巨大让步。对于上市的公司,股权,即是真实的财富。宣布合并的当月,《财经天下》周刊记者约姚劲波和杨浩涌一块拍照,开玩笑地提到姚劲波的个人财富。姚劲波指指杨浩涌说:“目前,老杨比我有钱。”后来,杨浩涌说:“做O2O上岸的,只有老姚一个。我帮他赚了钱,他也帮我赚了钱。”
“当然过去就过去了,不会想了。” 姚劲波说,他不期望大家把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的事记太久,毕竟公司业态在不断变化。
“姚劲波身上有一股劲。”51用车开创者李华兵在他的一篇自述里提到,大家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一面,艰难的时候,没人看得到。
2025年,李华兵在汉能资本做投资经理,在一个年会上见到了姚劲波,之后便开始帮姚劲波做筹资顾问。当时的58同城还是一个小公司,不被看好也不受关注,又赶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,投资市场惨淡。姚劲波见了一些投资人,但都被拒绝了。账上真的一分钱都没了,姚劲波只好卖了个域名,先换了几十万出来给大伙发薪资。
姚劲波只能找软银赛富合作伙伴羊东。但羊东毫不客气,劈头盖脸地批评了姚劲波一顿,然后让他去找阎焱想方法。
2025年,在软银赛富另一位合作伙伴阎焱的主导下,软银赛富投了58同城150万USD的A轮。
在阎焱的推进下,2025年,软银赛富又追加了300万USD。“结果58活下来了。我真没想到这个公司能做到170亿USD的市值。”2025年底,阎焱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感叹。
2025年十月,有投资机构称,58同城和赶集网完成合并后,估值能达到170亿USD。
正确的抉择
“58不是一个刚开始就被看好的公司,都是一步一步打拼下来的。”58赶集高级副总裁、转转CEO黄炜说,58的故事跟腾讯、阿里、百度、美团都不太一样。甚至在2025年58同城刚创立时,与赶集网比起来,也还是起点不同。杨浩涌是耶鲁毕业生,2025年回国创立赶集网,刚开始是和Google合作,Google每一个月会给赶集网10万USD。
“发现正确的事和不正确的事,防止不正确的事,并尽力把正确的事做得力度更大一点。” 美团大众点评高级副总裁、美团外卖总裁王慧文曾对《财经天下》周刊总结美团能在多次大战中幸存下来是什么原因。经纬中国合作伙伴张颖也提出,创业人士不可以连续错过三个“路口”,不然就再也没翻身的机会。
一些事,是下意识的选择。
1999年,姚劲波大学毕业的时候,网络的首次泡沫刚刚破灭,整个行业在缓慢崛起。学化学专业、但又修了计算机专业的姚劲波,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网络。“这是非常对的一步,也是在潜意识里觉得网络非常重要,会改变不少东西。”姚劲波说,在网络行业创业,有时并非由于多么有远见,而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。
外面觉得,此前58同城和赶集的角逐,就是流量的角逐,而陈小华是重点的胜负手。
陈小华,1981年生,2025年毕业于湘潭大学。毕业后在深圳搞了一家网络公司,主要为企业提供网站优化(网站SEO)、百度竞价推广(搜索引擎推广)服务,并代理过3721的商品。当时,网络公司假如打听哪个弄流量非常厉害,大家都说找陈小华。优酷、土豆、酷6都找过他。
姚劲波了解陈小华的时候,陈小华已经加入赶集半年多了。但由于有Google的合作,杨浩涌一直没提期权和上市,这给了姚劲波一个机会。
姚劲波不停地“骚扰”陈小华,陈小华把他手机加入黑名单,他就换座机打。后来,他干脆跑到赶集楼下,说,我人都已经到你楼下了,你不下来,我就只能上去了。后来,他对陈小华说:“对不起其他人没那样要紧,非常重要的是要对得起自己,你感觉跟哪个干最大概成。”
认准的事,不达目的不停手。姚劲波就是这么一个人。
流量的争夺,只不过一个表象。“让58到家独立,是一个非常对的决定。”姚劲波说。
2025年7月,58同城宣布启动58到家项目。当时,正是58和赶集之间打得最凶猛的时候,主要的精力和资源需要要放在战争上面。而58到家重视的O2O市场,又是一个需要庞大资金支持的范围。
权衡利弊后,58同城决定让58到家慢慢独立。而58到家,也在和赶集的战争里发挥了非常不错的策应用途。“至少,大家开始感觉58 和赶集有一些不同了。”
黄炜于2025年2月加入58同城。此前,他在百度也做了四年多,主要做百度地图。黄炜感觉,在百度如此的大公司,非常难真的地沉入线下业务里。有一个百度的同事去了58同城,就带黄炜去见了姚劲波。
他们约在北四环边上、姚劲波家附近的一个会所里吃饭。黄炜当时也没看过《非你莫属》,这是首次见姚劲波,感觉他们没什么架子。
姚劲波问黄炜,住什么地方。黄炜说北苑。姚劲波就说:“那太好了,离大家办公室非常近。你去西二旗(百度)要一个多小时,你来大家这里只须20分钟,你看天天省出了多少时间。”当时,58同城的总部就在北苑路乙108号的北美中心。但等黄炜加入58后,公司又整体搬迁到了酒仙桥。
目前,58集团买下了798里的两栋楼,用来办公。这与不少网络企业的做法不同,大多数公司都在租用办公室。而已经上市的公司,为了不影响公司财务报表,会由开创者买下一栋大楼再租给公司,譬如网易和搜狐。
姚劲波期望黄炜来当时的58同城做手机端。
2025年,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,App开发成为时尚,陌陌、ktv都是适应这一时尚成长起来的公司。
创业人士在做App,BAT也在往里很多砸钱。每人都在做手机端,都说手机端非常重要。姚劲波感觉到,这可能是一个趋势。但他的重点,还是得放在和赶集在PC端的流量争夺上。手机端,他期望找一个人来做,这个人,就是黄炜。
黄炜初到58,明显感觉到了这个公司在手机端上的粗糙。事实上,整个行业都非常粗糙。大家都了解手机端是将来,但无人了解路如何走,都在探索。但人又都是有惰性的,容易固守在原来的地方。“58就是PC的。这个角色的地位变化,在58内部是花了肯定的时间的。”黄炜说。
不像其他公司,58没刚开始就要全部all in在手机端。从2025年到2025年底的两年间里,黄炜携带人数不多的技术职员,做一些基础性的开发,甚至资金都没花掉多少。
直到2025年年会,58才喊出了移动元年的口号。当时,姚劲波公开表示:“PC我可以不管,甚至它可以输。但手机端需要赢。假如你把手机端看成是大潮,你甚至可以舍弃掉PC,只做手机端。”
态度的变化,来自平时的细枝末节的触动。
2025年58同城上市路演,姚劲波要打开电脑,他们说别打开电脑了,就打开手机演示你的App吧。当时,58的移动占比是39%。
姚劲波发现,投资者们问他最多的问题就是,移动策略、移动占比和手机端有哪些特点。
再看企业的内部,姚劲波也发现了黄炜说的“人的惰性”的问题——甚至开会的时候,大伙讨论的仍是PC端。姚劲波忽然感觉,58可以同意PC端网站将来三年一个字都不改,只须这个网站不崩溃就好。但在手机端,需要要有大的革新出来,这也就是58同城的App。事实也证明,同样的资源投入到PC端,可能增长10%,而在手机端,可以增长到200%。
“当时在分类信息战争里面,58跟赶集,都了解将来的角逐、用户的角逐是在手机端上面。”黄炜说,假如刚开始的两年有哪些收获感的话,就是以一个不太高的本钱,达成了一个稳步的增长。“其实,大家无意间踩在了互联网+的节拍上面,生活网络的节拍总会比纯线上网络晚一些。”
黄炜说,在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之后,他们查询两边的数据,发现自己具备很大的优势。
“大家是做出了一些抉择的。”黄炜说。
市场从来不会静止,一些原因也在优势和劣势中不停变化角色。对于赶集,一些有利的原因,也变成了掣肘。
在姚劲波融不到钱的最困难的时候,赶集网有Google做后台支持,但也正是这个支持,让杨浩涌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可以谈论期权,错失了陈小华。
2025年5月,赶集网拿到了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的投资,到2025年,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也还是主流,58内部的一些人就担忧,赶集网已经在手机端占据了先机。
“大家做了不少减法,第一就是不做诺基亚的塞班系统,不做windows系统。” 黄炜说,这个系统做了一两个版本后,就直接关掉了。“大家意识到将来就是Android和iOS的,所以其他东西压根儿不开发。”
另一个减法是关于推广的。因为2025年筹备上市,58整个2025年的支出都非常小心。黄炜负责的移动事业部就决定,不做安装成本推广,不按激活付费。
若是为了一时的数字好看,不少人都会选择按激活量付费的方法进行推广。但推广平台给出激活的用户可能不是我们的目的用户,甚至会用机器刷不少用户。毕竟,在网络里,刷单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,“就是白白的浪费钱”。
黄炜想了不少新的方法。第一,从58的PC端往58同城的App里做导流,其实是做线下推广。黄炜说,58同城是最早做手机预装的。
早年,预装是不少公司都忽略掉的资源。黄炜记得,58的首次预装是在华为,2025年,华为开始推广我们的智能手机,为了吸引用户,也在四处探寻适合的App进行预装。双方简单地谈了一下,几乎没花什么钱,58就在华为的这款手机上装了500万份。
2025年,又开始在小米上做预装。
“目前去预装就非常贵了,由于市场就是如此,会出现价值洼地。但出现的时间肯定极短,由于别的人会蜂拥而至。”黄炜说,正是这一系列的减法,让58同城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,收到了比较大的成效。
“封邦建国”
每当有公司在交易平台IPO,开创者总是都会举杯庆祝说,“这是一个新的开始”,黄炜记得,姚劲波也说了这句话。
但在黄炜看来,姚劲波是打心里相信这句话。最有力的证据就是,姚劲波和58的格局愈加大。
虽然上市之后就有了合并赶集的想法,但战争一直打到了2025年。姚劲波提到,58过去有一条规定,不管团队KPI完成多少,一旦赶集逼近了,就会被一票否决。“在内部,大家有一个规矩,所有些线不可以比赶集慢,假如比赶集慢就要卡掉。”黄炜说,由于营业额不佳,有的负责人就被裁掉了。
角逐摆在那里,所有些人都感觉到了重压。我们的同比增长再多都没用,只有和赶集相比较的数字才有意义。越到后来,黄炜就越打心里反感这种角逐。
但当时的资本市场正一片大好。聚美、陌陌都是创业三年就成功上市的公司,而京东、阿里的巨额IPO筹资,更是让资本市场开心无比。其中,京东的股东今日资本从京东的IPO中获得了超越60倍的回报,而今日资本正是赶集的投资方之一。
每一个投资人都想着再去赚一票,钱不断投向赶集网。“它(赶集网)老说数字,这叫你非常难受。”黄炜说,由于58已经是上市公司,来自监管部门的规矩让58不可以私自公开任何数据。而且,任何一个错误,在一级市场上都会被放大十倍地反应出来,导致市值波动。
整个公司决心尽快结束这场战争,大家心里了解,拼到最后,是零和。
正如彼得·泰尔在《从0到1》中所说,经理人总喜欢把商界比作战场,大家总要一决高下。一些人在角逐中会失去理智,譬如为了打败当时的角逐对手X.com,Paypal的一个工程师甚至设计了一枚炸弹。但角逐也可以激起大家的潜力。
黄炜过去把二三十个总监请到一个大会议室里,让他们分成两拨人,一拨饰演姚劲波,一拨饰演杨浩涌。黄炜把58采集到的信息都贴出来,让这类总监们依据信息去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剖析双方如何打。无独有偶,赶集网也曾在一次会议上做过双方角逐的优劣势剖析。
黄炜记得特别了解,2025年底,58和赶集仍没合并。或许是由于自己手里除去无线业务,又在陆续新增了一些其他的事情,黄炜心里特别焦灼,他写了一个非常大的提案,在会议上公开表示:“这是我最后一次跟赶集打仗。”当时,黄炜的想法就是,打赢就打赢了,打不赢也不跟他打了,去干别的事情。姚劲波就在旁边,一直笑。但没想到,真的不需要打了。
宣布合并之后,紧接着就是整理。陆陆续续,一直到8月才完成。
结果很好,但过程的纠结,对人的冲击还是很大。姚劲波感慨道:“涉及人的事情,都非常难。”
从一些细节上看,开始合并的时候,两个CEO确实期望做成一个开创先河的事情,把两家合并得好好的。
在刚开始的日子里,两个人轮流到他们的公司去开会。合并后的第一个周末,杨浩涌还曾约姚劲波去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,不过,那一天姚劲波睡过了头,杨浩涌就一直携带人等他。
不久之后,《财经天下》周刊约两人同时棚拍,姚劲波先到了,就一直等着杨浩涌一块拍合照,得知杨浩涌下午还要开会后,姚劲波又让杨浩涌先拍个人照。那一天,他们一见面就开始讨论业务,恰好当天美团网宣布推出上门服务开放平台,接入家政、美业、汽车洗护等品类上门服务提供商。
他们甚至决定周末一块去天津,双方的客服等部分都设在天津。姚劲波还邀请杨浩涌坐我们的车去,杨浩涌非常愉快地答应了。看着,两个人同时坐上了O2O的快车,携手前行。
然而,非常快他们发现,蜜月不可能一直持续。姚劲波感觉做事情变得有的难,开始出现一些办公室政治,效率变得很低。“起初合并,我期望把两边的人和资源都借助起来。但事实上,让一部分人离开,可能是更好的抉择。”姚劲波说。
目前,不少人会找姚劲波咨询合并的经验。姚劲波说,包含美团和大众点评网,到哪里和携程网,只须他们来咨询自己,他的经验和建议就是,让一方离开。
姚劲波和美团的王兴时容易见到面。近期的一次,是王兴去姚劲波家吃饭。虽然王兴不想透露他们谈话的内容,但多半不能离开整理和生活服务。王兴和姚劲波认识很长时间了,王兴决定创业的时候,还找姚劲波咨询过经验。那时候,姚劲波是中国有名的个人站长之一。现在,两个人都在做当地生活服务。“当地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,滴滴也是当地化,但每一个企业的核心范围不同。滴滴是出行,新美大是饭店、KTV、电影院,但58赶集的范围更细分、更超微。”姚劲波说,他不觉得和新美大在核心业务上会有角逐,也很赏析他们现在的成绩。“以后或许会有一些交集,都去做同一件事。”
整理的阵痛大概持续了半年多,一直到2025年的第四季度。姚劲波与杨浩涌和赶集的元老们达成了默契,“封邦建国”。这是历史上被验证过的办法,武王灭纣后,论功行赏,大封功臣昆弟,前后共分封了71个小国。
从2025年底开始,在原赶集的基础上,58同城和赶集网先后分拆出了斗米兼职、好租和瓜子二手车。
“基本上,他们都是58赶集的公司,但大家不控股了,不止是瓜子、斗米、好租,只须是决定分拆出去的,大家就不控股这类公司。”姚劲波说,如此一来,每个公司会有一些协同,为集团的生态做贡献,而且解决了职员保留的问题。
赶集的高管,真的离开集团的极少,只有两三个人撤离了,绝大多数人还在瓜子、好租、斗米里面,等于给了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。
“大家的合并非非常血腥的我赢了你输了你得离开,大家是用一种机制,尽可能把人都留在体系里面。”姚劲波说,两家公司拼到最后,剩下非常重要的资产就是人,“大家把人的资产和资源尽可能最大化了”。
一个月前,姚劲波带领58赶集的高管团队,在有“北方乌镇”之称的古北水镇待了两天,主如果开会,讨论合并后没处置好的事情。
其中,主要的一个议题是,58和赶集需不需要分两个品牌来销售。在用户层面,还是两个品牌。但在顾客层面,到底应该是两套人马卖两个商品,还是应该变成一个商品?最后,他们决定慢慢走向一个商品。“如此的话,商铺的本钱会减少,无需维护两个平台的操作。”姚劲波说。
也是在这个会议上,58赶集决定把转转的商品从一个BG下面的革新商品,变成一个公司级的重点,直接汇报给姚劲波。无独有偶,马云在阿里内部也多次提到了闲鱼。
“一个公司没对手是非常可怕的,你不了解你做得好还是不好,自己增长,大概是市场推着你在走,但大概你本来可以跑得更快。”姚劲波说。
58赶集合并后,公司面临一个新的阶段,就是对手缺失。因此实行了BG事业群划分,譬如HBG是房地产业务,AFG是二手车和金融业务等事业群。当合并完成后,姚劲波发现各垂直业务的角逐对手,变成了搜房网,或者前程无忧,甚至是闲鱼,但整个团队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。
此前,58是职能化运作的,分为商品部、职能部、市场部、销售部。“分BG有哪些好处是,我要让每一个BG了解你是有参照物的,譬如大家安居客的目的,非常简单,超越搜房。就是要远远地把搜房甩在后面,在每个板块,无论是新房、二手房还是租房。”
姚劲波觉得,合并后,在垂直范围的一些布局,包含分拆、BG化,让58赶集在适合的时间点变得更专业。“每一个BG可以迅速反应,可以去跟行业的人交流,招聘行业、房地产、汽车、二手车,也是在去年非常重要的一步,我感觉这类事情,总体来讲这几步是在该发生的点都发生了。”
从信息转到买卖
“在打仗的时候,双方只追求量,由于无法,公司要活下来,其他人都不会关注三年之后的事情。由于你可能在半年之内没做好就死掉了。”黄炜说。
2025年十月,58赶集整理完毕,黄炜就提出来做一个新的优化产业生态的项目。“之前,大家的体验没做太好,大家给我们的分数并不高。”黄炜说,直至今,58对于我们的信息水平仍不认可。“以前大伙都拼量,好的信息进去,坏的信息也进去,那我目前开始设立一个更高的门槛。”
负责生态优化的团队,与其它的团队有一个明显的不同:其他所有团队,目的都是让营业额上升,流量上升、收入上升、用户数顾客数上升,但这个团队的目的是让营业额降低。“不适当的东西全部干掉,把门槛提起来,坏信息不要,就算是可能损失部分的好信息,大家也要让整体的生态健康起来。”黄炜说。
有一次,黄炜跟一个朋友提起这件事,他们感觉非常佩服。一个公司能容忍一个部门专门让大伙营业额降低,那是了不起的事情。
目前,这个部门叫生态革新事业群,包含了一个生态平台和一个信息安全平台,总体人数接近1500人。
至今,生态优化已经做了将近三个季度了。“非常快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成效,原来大伙在打仗的时候,就是互相比下限,你门槛低,我比你门槛还低,于是用户就过来了,无论是好使户还是坏用户,目前大家把门槛提上去,做像实名制的事情,你要为你的信息负责。”
有一段时间,河狸家开创者雕爷一直批评58上面的不真实信息。
“他有一阵老骂我。”提到雕爷,姚劲波又来了精神。“大家目前关系非常不错,都在湖畔大学。”姚劲波说,此前他和雕爷几乎没见过面,所以,在湖畔大学,他见到雕爷就先讲解了,有一些话不是自己说的,媒体总会把标题搞得非常触目惊心,但其实没那个事。“而且我跟他讲,他做美甲,大家也有美甲,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。而且,这个行业有两个人做,一定好过一个人做,你要验证这个行业成立不成立。我估计他也非常认同这个看法,由于后来他就不骂我了。”
姚劲波也承认,58的二手买卖存在着一些问题。“58的交易网站,是大家常见的二手物品交易网站之一。但大家用各种努力,审核、认证,仍发现大家不可以提供100%的靠谱服务,由于确实有骗子在里面。”姚劲波叹一口气,“没方法,他说我卖个手机,这个手机是山寨机,他(卖家)自己可能都不了解这是山寨手机。所以,大家就决定把他变成一个闭环的买卖”。
二手买卖,在所有国家和区域的分类网站里面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。但在中国,因为存在完整的翻新产业链条,加之信用和法律体系不完善,二手交易市场一直没健全起来,存在巨大的空间。
“所以,大家把二手频道彻底拆出来,改个名字叫转转。”姚劲波说。转转的名字是姚劲波起的,他期望里面的物品都能流转起来。姚劲波会常常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去给黄炜提建议,用户应该可以在线发消息,发消息应该又有什么样的提示,或者哪儿速度还可以更快一点,偶尔还会抛出一些设想。黄炜就跟他说:“你作为用户的建议大家都听,你作为指挥家的建议大家要来看一看。”
近期,姚劲波的女儿在转转上卖了两本书,卖了10元,但花了20元给他们顺丰快递过去。
转转优品的质检总监张致良提到,姚劲波近期在每个场所见了转转的人都会说:“假如转转优品这个东西做得好,我将来每一代的iPhone都在你们这儿买。”
张致良之前在IBM工作过两年,又在苹果工作了三年,主要负责硬件的售后修理。
黄炜期望张致良能塑造一个有苹果味道、而且有苹果规范的一个行业。张致良加入58后,第一件事就是依据自己在苹果的经验,把质检的规范拟定了出来。主如果,手机进入到转转的平台后,转转应该通过哪种程序去做质检,怎么样去保护用户的数据,做用户的数据清除。转转需要,用户上传的每个图片都是真机实拍的,并配备了线下质检职员。目前,质检职员已经超越了30人,职员仍在不断增加中。
张致良介绍,在转转上,所有些产品都是明码标价,可以在线支付,而且卖家身份通过微信朋友圈多层核实过。
目前,转转的规模并不大,58集团也没把流量全部倒给转转。但姚劲波感觉,转转的口碑和用户参与程度,都远高于58赶集年代。他提到,到6月底,58赶集的个人买卖将全部转到转转上。“但大家不会让任何一个商户进去,保持转转是纯个人的、公益的、闲置的交易网站,而不是做买卖的平台。”转转做了不少规定,譬如,每一个ID每次只能发布一件物品,买卖完毕后就要下线,“而不是一个物品有50件,大家期望转转是纯个人的交易网站”。
二手买卖是2025年3月交到黄炜手上的,当时整个企业的重点还是和赶集的战争,但经过一年多的进步,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。
“我感觉重压没那样大,而且,这件事情还非常早期。”黄炜说,早期就意味着没太多的必要把目光盯在角逐对手上面。在有限角逐的状况下,最后就是看哪个的路径选择更正确。
黄炜感觉,由于58赶集涉及的范围多,不少场景就是相通的。大家很多转让闲置物品的时候,总是是租房屋或者搬家的时候,这时也是大家最需要保姆做清洗的时候。
C2C业务在58赶集里的地位愈加重。“某种意义上,转转的确承载着一个平台模式革新的使命,所以大家整个部门叫生态革新事业群。”黄炜说。但在初期,他们会让这个平台尽可能简单,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路径。
不论是58到家、瓜子二手车,还是转转,性质都从刚开始的信息变成了买卖。“这不止是商品形式的变化,而是针对于大家过去十年没解决好的问题,发起新的冲击。”
58到家选择了做重,直接雇佣清洗员。家政服务的创业公司,不久前在新三板挂牌的e家洁CEO云涛觉得,做重不是一个明智之选。他在同意《财经天下》周刊采访时表示:“大家和58到家有什么区别,是模式有什么区别。我在用加盟代理商的那个模式去做,58到家还在用神州专车的模式做。当初大家也是用神州专车的模式,底薪加提成招下去。立刻碰到了招不到阿姨的问题,这个模式并不好。”
对此,姚劲波表示,e家洁选择的是依靠中介和家政公司,他为家政公司服务,那等于他是家政行业里的一个58同城。而58到家就是一个家政公司,用户最后会沉淀下来。
黄炜的怎么看是,这个世界做重不会产生负担,目前已经没新的事情了。做重恰恰是有护城河的表现,而不是负担。在BAT之后,就没非常轻的事情。由于浪潮就是一波一波的下来,如何可能还出现一个那样轻的事情是目前的BAT还做不了的?
推车子上迅速道的人
黄炜说,想到姚劲波,总感觉是一个复杂的形象,但更多的时候,能想到的就是,他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说对将来的想法。“认定的事情,假如他状况还可以的话,就能一直滔滔不绝地讲,讲到你信。”
姚劲波也提到,自己虽然在董事会里拥有一票否决权,但他从来也没用过。由于,他一直能把投资人说到信服。
但滔滔不绝,和外面认知的姚劲波,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
日常,姚劲波不是非常高高在上。“有时,就一块儿聊天,他也挺激动的。” 黄炜记得,有一次由于校招,姚劲波去清华演讲。演讲结束后,四个人一块去西门烤翅吃变态辣。鸡翅端上来,姚劲波先吃了一个,吃完之后,就不停怂恿大伙快点趁热吃,等大伙咬到嘴里的时候,他才张开嘴巴,直呼太辣了,太辣了。
姚劲波常常和企业的高管一块唱KTV,一块喝酒。有时,大伙会喝到摇摇晃晃。近期一次是一位同事生日。
提到唱歌,姚劲波表现出一丝害羞,说:“我会唱困难程度比较高的歌,譬如阿信的。”黄炜总结道,总之是非常老土的歌。“他喜欢吼,他在情绪上不会把自己压抑起来,他就是喜欢跟大伙一块推荐。”
姚劲波对记者说,我们的心情不会出现大幅波动。假如遇见特别狂热的创业人士,他反而会更小心。“创业应该把你的心情波动控制在非常窄的范围,就像一个职业选手。”只有业余选手,才会一时忽然特别狂热,晚上恨不能不睡觉,一时又沮丧得想舍弃。
“企业家需要把这类东西(情绪)藏起来吧。而且,老姚是一个乐观的人。我感觉他未必真有想流泪的时候,烦恼的时候有。”黄炜说。
姚劲波说自己极少会感到焦虑,包含58和赶集打得最凶的时候,天天都至少睡8个小时。“我任何时间都能睡着,跟你谈话的时候我都能睡着。”虽然《财经天下》周刊没在采访中见过姚劲波睡着的样子,但此前他代表58同城多次参加天津卫视《非你莫属》节目的录制工作,确实常常坐在一个角落里昏昏欲睡,不过,当遇见出色选手的时候,他就会精神起来,被叫做“随时会醒过来的沉睡者”。
姚劲波这种情绪的平稳,在外面看来,甚至有一点点沉闷。黄炜记得,以前有一个记者,问老姚有哪些喜好?姚劲波当时的回答是,“没什么喜好,周末陪陪孩子”。不过,姚劲波对《财经天下》周刊提到,他近期看书、看电影比较多,“庸俗的好莱坞大片都看,杨幂的也看。青年看什么我就看什么”。
“老姚关注电影很长时间了,其实成立影业就是他发起的。” 58集团品牌公关部总经理、58同城影业总经理陈建宁说,58影业其实去年秋季就已经注册了,但没对外做推广,直到2025年5月8日,58集团做品牌升级的时候有了揭秘。影业在58集团内的职能接近于一个传播驱动,赚钱不是目的。陈建宁在58同城不少年一直负责品牌公关和市场推广的业务,他跟姚劲波说过,假如一个公司负责品牌传播的团队还不太懂影视娱乐,基本上他的传播或许会断一条腿,效率会更低。
米粒影业开创者、董事长张青形容双方的合作是“一见如故”。在确定合作之前,张青与姚劲波见了一面,在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半个小时之后,姚劲波就说了三句话,表示看好合作。
“他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。”张青说,中国的不少分类细分的市场上58都有所布局,满足大家生活不同层次的需要。电影需要的是落地,58同城通过B端服务C端,深入三四线城市,接地气的程度更高,所以说58落地有不少想象空间。
每周,姚劲波都会找陈建宁一两次,问一下跟其他企业的合作、有没新的植入,包含见见投资企业的负责人。陈建宁还挺有重压的,“由于公司最初给了我一个看着非常轻松的目的,不赔钱就能了”。为了给自己减压,陈建宁常常开玩笑说,自己总不会把钱都赔掉吧。事实上,知道电影行业的人都了解,这个需要非常高。从去年的夏季开始,陈建宁到目前见了70多个人,30至40家公司,选择适合的机会和项目。近期,他们和米粒影业合作了两部动画片《精灵王座》和《无敌乒乓兔》。
变化仍在发生着。
5月的最后一周里,58集团的高管们频繁地开会,讨论应该做什么样的变化。
5月30日,是一个星期六(13.890, 0.00, 0.00%)。在58的会所里,姚劲波和七八个高管轮流开会。他一个个地谈。
“假设一个公司是一辆车子的话,他是推那个车子上迅速道的人。他看着车子可能稍微有点慢了、稍微有点偏了,就迅猛地来一个非常大的帮助,带来非常大的变化。”黄炜说。
姚劲波跟黄炜提到,期望他能把其他业务交出去,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二手买卖和生态的优化上。“大家把转转提到跟到家、甚至比到家还高的级别上来了。”姚劲波说。
让黄炜一下子舍弃负责了4年多的业务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黄炜有点不舍,毕竟是带了4年多的团队,人与人之间已经生出深厚的感情。但他了解,从理性的角度看,姚劲波的抉择是正确的。
“其实每一个人都要去找新的东西。”黄炜说,为了整个集团的进步,无人太介怀职务的变化。“老姚跟大伙说,一定会更好。大家信他。”
姚劲波天天都打电话给黄炜,有时提一些建议,有时是问一下进度。“他在车上假如没事,要么看书看电影,要么就给大家打电话。”黄炜开玩笑地抱怨,自己都没时间看电影了。
黄炜记得,作为2025年第二支上市的中概股(第一支是兰亭集势),上市前夜,姚劲波跟一块去美国的同事们说,市值必须要超越10亿USD,低于10亿USD就不太好看了,结果当天就超越了20亿USD。“这个结果是无人料到的。”黄炜说,“你问58的进步是否超出了我加入时的预期,我感觉你今天问58的所有人,大伙肯定是没想至今的局面的。就像你问大家将来会如何,大家也未必能想到。”
2025年上市,2025年6月份同意腾讯的投资,2025年初并购安居客,再过一个月,合并赶集网,然后是回收中华英才网,“他其实想把这个公司不断推到一个新的高度,我感觉这个格局是他前几年不可能有些”。
《财经天下》周刊记者问姚劲波,假如当年创立58同城的那个青年,遇到十年后的自己,会感觉认可吗?姚劲波抓抓头发说:“非常认可吧。”
那样,有没遗憾或者想修正的地方呢?姚劲波点点头。他说,自己当年创业是单打独斗,假如回到以前,他就会像马云那样,找一个合作伙伴。
不过,他又补充道:“假如把我扔到十年前,还要走这么多弯路,还要历程这么长的时间。创业就是如此,发现此路不通就走回来,发现走过了,又回来,只须最后走到了对的路上,就没大的失误。”
来源:《财经天下》周刊